Facebook Pixel
領導影響力學院 領導影響力學院
領導影響力學院
人物報導 人物報導

前飛利浦董座陳百州:企業要能從一個領域到另一個領域不斷擴充,才叫本事!

前飛利浦董座陳百州。
前飛利浦董座陳百州。

前飛利浦董座陳百州認為,財務數據是領導人將策略和想望落地的核心工具。他認為年度預算是企業經營的最重要環節,必須將未來3到5年的目標拆解為具體可執行的財務數字與行動計畫,才能確保企業的永續成長。

對於多數人而言,提到「營運」,可能會聯想到重複性高、日常繁瑣的工作內容。然而,對前飛利浦董事長陳百州來說,營運是企業長期成功的基石,也是貫穿策略、預算與執行之間的關鍵環節。他強調:「營運不僅是日常運作,它就是你的 business(事業)。只有把營運落實到位,企業的新事業與創新能力才有實現的可能。」

在陳百州的20多年領導生涯中,他帶領台灣飛利浦成長,產品線涵蓋醫療、消費電子及家電的市場領先者。他的策略讓Sonicare電動牙刷成為暢銷產品,更憑藉破壞式創新打入高端咖啡機市場,創下持續增長的佳績。

退休後,陳百州將這些實務經驗轉化為課程,協助中小企業和接班人打造成長策略。「能夠從一個領域到另一個領域不斷擴充,這才叫本事。永續永遠都是困難的,」他在授課中反覆強調。

陳百州觀察,在任何市場,通常只有前兩大龍頭能夠賺得到錢。「企業領導人想要永續生存,就必須要有市場領導地位、必須總是賺得到錢且永遠成長。」這或許聽起來很殘酷,但卻是企業生存的不二法門。而企業想要做到永續生存和成長,就必須回到營運的架構與執行。

前飛利浦董座陳百州:企業要能從一個領域到另一個領域不斷擴充,才叫本事!
退休後,陳百州將這些實務經驗轉化為課程,協助中小企業和接班人打造成長策略。邱莉燕攝

從願景到執行:把策略化為可操作的財務計劃

初秋的一個早晨,遠見領導影響力學院的教室內早已坐滿來自科技、金融等各行業的高階主管與企業接班人。前一天晚上,老師和助教還在忙碌地核對每組學員提交的財務數據,反覆檢查,對焦修正。之所以需要反覆檢查,是因為學員們正根據自家企業的短中長期計畫,擬定明年的預算。

在陳百州的管理哲學中,年度預算是營運的最重要環節,它將未來3到5年的目標拆解為具體可執行的財務數字與行動計畫。他認為,預算是領導人與組織對話的橋樑,更是衡量策略是否落地的關鍵。

「每年的預算編列,往往需要耗費3到4個月,這段期間不是單純整理數字,而是重新檢視所有關鍵假設,並規劃未來的方向,」陳百州解釋。「數字必須可看、可溝通、可執行,否則夢想就只是夢想。」

他進一步指出,年度預算是對內外部環境的全面檢視:外部有哪些風險?內部有哪些機會可以放大?以此來拆解目標。例如,如果企業希望來年營收成長3000萬元,就需要具體分析這筆增長是來自於新產品、新市場還是內部效能提升。當確定來源後,就必須制定具體的執行計畫,確保成長能真正落地。

陳百州認為,如果領導人無法具體拆解數字,如何期待團隊能完成這個目標?執行計畫需要清晰的責任分配,否則就會流於空談。


財務作為「企業語言」,區分核心、增強與突破業務

對許多企業主而言,財務數據可能是冰冷的報表,但在陳百州的眼中,這是一門關乎企業成敗的語言。他利用財務數字分析業務驅動力,進而將業務劃分為「核心」、「增強」與「突破」三類模型。

核心業務:企業的現金流來源與基石,必須無論如何都守住,因為它支撐了企業的穩定發展。

增強業務:新興業務,需要投入資源加速成長,讓它有機會接棒成為核心業務。

突破業務:創新探索的起點,應謹慎測試其成長可能性,避免過度投入。

「核心業務不顧好,公司明年就可能倒閉;增強業務是未來的接班人,需要適時灌注資源;而突破業務則是創新引擎,肩負未來成長的重任,」陳百州解釋道。

這種分類不僅僅是財務的劃分,更是策略和資源分配的核心工具。從核心到突破,陳百州強調了資源的有效配置,並提醒領導者需要在這三類業務之間找到平衡。「策略的關鍵不在於做更多事,而在於做對的事,」他說。

打造策略到執行的完整迴圈

一位台灣知名插座製造供應商的接班人在課後分享:「這樣的工具幫助我們更全面的看公司各部門明年要做的事情,然後有策略的去執行。這對我們來講就很有幫助,不會像是以前臨時發生了才在面對和解決。」

陳百州所提倡的營運管理,並非單純的數據分析,而是一整套閉環式的策略工具。從預算到財務,再到KPI設計與人員配置,他將各環節緊密串聯,確保策略不僅能「想得到」,更能「做得到」。

他以自身經歷提醒學員:「企業能夠永續經營,並不是僥倖,而是管理者對市場和組織的深刻理解。」


重視基礎建設,才能追求永續經營

陳百州將企業成長的過程拆解為12個里程碑、4大環節,涵蓋從基礎架構到策略落地的每一步,包括:

檢視外部環境與內部資源,重新啟動基礎建設;

建立長期有效的營運架構,改善效能與效率;

激發組織承諾,證明轉型初步成功;

籌劃未來成長機會,持續開拓市場。

「談到營運不是只是日常的營運。不管你做什麼都是規劃的一環,」陳百州強調。企業領導人需要不斷檢視市場變化、重新調整方向,並確保基礎架構穩健,才能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中長期生存。

陳百州的課程融合30年的領導實務,將財務、策略與營運整合為一套可落地的管理方法。他強調,成為卓越的企業領導者,並非天生的特質,而是透過不斷學習和實踐來實現的,「魔鬼藏在細節裡,只有動手做、落實到每一個環節,才能讓夢想不只是夢想。」

陳百州將應遠見.領導影響力學院邀請,擔任於學院「營運實戰工作坊」講師。歡迎點擊以下課程連結,點此了解更多,或加入影響力學院官方Line帳號,掌握更多課程訊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