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簡立峰,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,以幽默和寬容的領導風格著稱。他在領導影響力學院分享如何透過幽默反轉思惟,並以寬容領導力應對Z世代員工的挑戰。簡立峰強調,領導力來自於協助他人和建立信任,而非職位本身。這種獨特的領導哲學,不僅讓他在Google台灣取得成功,也幫助60多家新創公司勇闖國際市場。
很少人知道,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在讀台大資工所時當過補習班老師、「2024年中國最有錢男人」拼多多創辦人黃錚,曾是他的產品經理。也極少人了解,拒絕前世界首富比爾.蓋茲(Bill Gates)給的工作機會,是什麼滋味。
獨特的人生經歷,簡立峰在遠見.天下文化事業群「領導影響力學院」的典範課程中一一描述,聽得台下40位各大小企業的「董總學生們」異常入神,努力從中領略領導者如何養成影響力。
「我大概是全台灣最幸運的人,過去所有的工作,都是今天在想明後天的事情,」天生風趣的簡立峰邊說邊笑,笑聲極具感染力,眼神中不經意間露出慧黠。
總是在比別人快一步思考企業的未來、台灣的未來、世界的未來,的確是不同凡響的遭遇。他調侃自己因此始終樂觀:「因為即便明後天情況很壞,也都還沒發生。」
以幽默反轉思惟模式,進而改變人生,早在24歲當補教名師時,便已在他身上體現──1987年,領取1小時4000元的鐘點費,是何等的高薪,教的還是自己這輩子都沒考過的高普考,他開自己玩笑:傳授給學生的知識不一定自己要懂。
也因此,當他從Google台灣退休後,迄今協助台灣60幾家新創公司,教他們大膽進軍國際市場。「有趣的是,我要帶大家出海,而我(待過的企業)從來沒有出海過。」台灣第一隻AI獨角獸沛星互動(Appier)後來在日本上市,簡立峰擔任創業導師長達12年,再次印證「授業學生知識,師不必全會。」
有一種領導,叫「挑戰極限」
領導力也一樣,對他多半是無師自通,從做中學、不斷揣摩,是最好的學習之道。
Google第一任知識高級副總裁尤斯塔斯(Alan Eustace),是簡立峰在Google的第一任老闆,57歲的退休儀式,是搭乘熱氣球從新墨西哥州一座機場的廢棄跑道升空,然後從13萬5000英呎的高空一躍而下。簡立峰深受震撼,原來有一種領導,叫做「挑戰極限,激勵員工效法」。但他學不了尤斯塔斯的勇敢,被啟發的是在挑戰極限的過程中需要團隊協作,尤其是領導者,要成為不吝幫忙下屬的「那個人」。
得知「董總學生們」一大痛點是人才,特別是領導下一代,與下一代似有代溝,年輕員工流動率也高。簡立峰又以在Google台灣的帶人方法為例,強調面對Z世代,領導者要忍耐再忍耐,鍛鍊所謂的「Tolerance leadership」(寬容領導力)。
「Z世代 just work for fun(僅僅為了樂趣而工作),」簡立峰說,當年在Google招聘的前100名員工裡,奧林匹亞競賽的金、銀、銅牌得主就有20位,技術能力史上無敵強,工作完成度卻是史上無敵差。怎麼領導?忍耐。
簡立峰的忍耐,並非毫無下限地忍受輕員工的任性,其實是幫忙,不管是再小的忙,如教育訓練,要幫;或是再難的忙,如員工有情緒問題,也要幫,因為凝聚領導力的最有效方法,是在組織裡頭要被信賴。
「真正提供有用的幫助,你在那一群人就產生領導力,領導力會一直擴大,就是源自於你一直幫忙,」簡立峰說,領導力並非來自職位,而是來自協助他人和建立信任。
篤信此理的他,辦公室是出了名的來者不拒、歡迎所有人帶著問題來找他「玩」。在他的培養下,任職Google台灣的15年期間,最終全公司只有3位員工沒有離開原來的職位,其中一位還是他,其餘全部陸續晉升。

簡立峰說,領導力並非來自職位,而是來自協助他人和建立信任。邱莉燕攝
AI時代的領導革命
若說傳統時代的領導者是「黃袍加身」,譬如升為副總就是副總,AI時代將大不同,變成由團隊賦予領導者能力,為管理帶來的革命是,由於團隊擁有能力,所以領導者具備了能力。
新的組織型態中,每一個人都可以「變形」,在某一個專案中擔任領導者,到了下一個任務,換成被另一位同事領導。
「公司裡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『長』,」舉些例子,譬如A擅長對生程式AI下指令,可以是「提示詞長」;B專門管理AI客服變「客服長」……,用意是展現新時代組織裡的敏捷度。簡立峰笑著比喻:「像我兒子小時候是板擦長,專門負責擦黑板。」
找AI一起創業,似乎也非夢事。「如果是創業,要找idea,要找錢,要寫商業計畫、財務分析,所有這些都可以請AI幫忙。AI是一個全能員工,會做美工、寫程式、做業務行銷、做客服,可以當你的特助,寫信、翻譯、審合約,還會過濾履歷、面試出考題,」簡立峰打趣說,以前的創業家是拚死拚活去努力,現在是要拚死拚活去用AI,即便創業成功的機率不見得比以前高,但至少領導者學會AI的成功機率很高。
「還要注意,當AI出現的時候,員工可能就留不住了,」簡立峰提及,很多老闆告訴他「還沒看到AI的好處就先看到壞處」。這是因為員工覺察到威脅性,擔憂AI可能會取代自己的工作,企業需要通過合理的溝通和職位調整策略,讓員工明白AI是來輔助他提升工作能力。像是一些軟體公司員工可利用AI輔助編寫程式,而非被完全取代。
同時,身為AI時代領導者,企業需要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和環境,激發員工的積極性。
「先從員工賦能開始,」簡立峰認為,員工才是企業應用AI的關鍵主體,唯有員工能熟練使用AI工具,才能真正發揮AI在企業中的作用。他舉簡訊設計創辦人張志祺為例,這位網紅製作YouTube直播,是先讓AI生成腳本,再由員工進行修改,致使整個直播的製作過程極有效率。
AI的出現,新名詞「提問領導力」亦應運而生,問對問題,是為了解決問題,養成領導者的批判性思考。
「要問AI一個好問題,問的時候要有禮貌,」簡立峰語帶玄機,有禮貌不是對著AI把「請」「謝謝」「對不起」掛在嘴邊,而是「模擬專業人士採用的句子,AI便會以專業的句子回答你。」甚至是一邊問AI一邊引導AI,與AI討論互動,AI懂得「舉一反三」的。

簡訊設計創辦人張志祺。曾子軒攝
企業先從低風險的應用場景入手
全世界目前共有2億人正在使用生成式AI,令輝達(NVIDIA)的GPU晶片供不應求,企業又該如何制定AI導入策略?簡立峰建議,企業要密切關注不同AI模型的發展動態。簡立峰認為,Open AI和微軟可能會合併的趨勢,以及Google的Gemini模型與自身產品整合的優勢等,企業可依此選擇更具潛力的模型。
特別是大多數的中小企業,他建議直接使用一些通用的、免費的模型,如GPT等,學會通過提示詞(prompt)來訓練和使用模型。
再者,企業可先從一些低風險、容易實現的應用場景入手,逐步擴大AI的應用範圍。例如,可以先從客戶服務、行銷、知識管理、寫程式等低風險應用開始嘗試,如台灣大哥大、玉山銀行利用AI回答客戶諮詢的問題,提高客服效率。
最好也從業務需求出發,規劃應用場景,以確保AI與企業的核心業務緊密結合。如果產品面向的是一般大眾,可考慮利用AI進行產品推薦,提高消費者體驗;如果是製造業,關注點在生產端的應用,絕佳例證是「護國神山」公司,配合各製程有高達兩千家供應鏈,採用AI技術預測供應鏈的準確度,確保生產不受影響。
英國領導力專家索茲伯里(Mark Salisbury)2024年底出版的新書《Leadership in the AI Era》,探討了AI時代中領導者的角色,簡立峰十分認同書中所言:「AI時代的領導力,重點並非指揮和控制,而是如何有效地連結眾人、賦予團隊權力。」
尤其重要的是,在這場革命中堅定地引領團隊,牢牢把握道德之舵,始終堅守身為專業人士及人類的價值觀。
而無論以前或身處AI改變領導力的時代,亙古不變的,還是簡立峰所相信的──領導力源自於助人與建立相互之間的信任,而非僅僅依賴於你的高職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