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cebook Pixel
領導影響力學院 領導影響力學院
領導影響力學院
人物報導 人物報導

井琪:從傾聽到共識,把轉型做成一場全員參與的工程

談起遠傳總經理井琪,許多人首先想到的,是她推動遠傳在轉型與業務上的顯著成績。今年5月,她帶領團隊走進遠見.領導影響力學院,分享遠傳在變革與AI轉型過程中的做法與挑戰。現場坐滿來自全台的高階主管與企業接班人,專注聆聽並積極提問,顯示她的經驗對正在面對AI轉型的企業格外具有參考價值。

從 AT&T 歷練,到遠傳總座

在美國多年跨國電信巨頭的磨練,成為井琪日後推動遠傳轉型的重要底氣。井琪於2018年加入遠傳,隔年接任總經理。此之前,她已在AT&T歷練23年,專精網路運營與IT管理,並獲選為「美國亞裔 50 傑出企業家」。

回台後,她不只是業績達標,更要帶隊走出電信業「笨水管」的宿命,把遠傳定位成以AI、大數據、物聯網及雲端為核心的科技服務公司,並打造多元生活服務平台「遠傳心生活」。

她的領導風格也很鮮明。她直言自己不用「共識決」投票制:「在我的會議桌上,每個人都有聲音……但不是每個人都有一票,最後是我決定,因為出了事情我負責。」她相信,組織的方向必須清楚,過程可以修正,領導者的責任就是要敢於拍板並承擔。

讓「轉型」說人話:從擔憂到參與

加入遠傳之後,井琪很清楚,轉型不是高層喊口號,而是要讓員工理解「為何而戰」。她回憶:「『轉型』這頂大帽子有時候會讓員工覺得沉重,擔心被淘汰……有時候『轉型』又像國王的新衣,大家不懂又不敢問。

因此她鼓勵同仁「打破沙鍋問到底」,讓各層級員工都能提出疑問甚至創新想法。因為唯有員工敢發問,轉型才不會淪為紙上談兵。

她推動的eNPS員工滿意度調查,更是轉型過程的指標工程。自2019年起,遠傳每年進行兩次,結果嚴格匿名,並要求各事業群據以制定改善行動。2019 年首度調查時分數僅-2,到 2024 年已躍升至74。這背後,是一連串真實對話的累積,包括出版《遠傳報馬仔》,同步大小事;也推動「Chee’s Café」,讓同仁有機會直接與井琪一起喝咖啡談公事。這些舉措,讓轉型不只是自上而下的布達,而是上下互動的循環。

合併考驗:把新人真正「迎進來」

如果說轉型是長跑,那麼合併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接力。2023年起的遠亞合併,更是一場對文化融合的考驗。除了整併網路、系統、組織,更重要的是人心。

她反覆提醒同仁,要用愛心和同理心迎接新夥伴,讓亞太同仁在新遠傳找到歸屬感。人資部門因此設計「迎新大使」與「新人夥伴制度」,前兩週每天推送「HR 小學堂」信件;一個月後調查結果顯示,亞太新同仁對遠傳的整體印象平均 4.6/5。這些細緻設計,確保了文化融合。

與其追亮點,不如解痛點

面對AI帶來的劇變,井琪也提醒:「AI 是工具,不是為了 AI 而 AI。與其追亮點,不如找痛點。」當部門看到問題一個個被技術解決,接受度自然上升。她也強調轉型最好的時機,是企業仍有餘裕時,而不是退無可退時。

展望未來,她指出,行動網路與AI的深度結合將是趨勢。手機空間與電力有限,單靠 AI 晶片不足以支撐。

未來電信產業會更進一步發展邊緣運算與邊緣 AI,把能力佈建在電信商的網路邊緣,提供即時、高效率的服務。

她也引用在世界行動通訊大會(MWC)聽到的觀點:「電信產業不應再只是被動的『水管』,未來應該積極將 AI 納入基礎架構,成為各類應用服務背後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代理人。

從 AT&T 到遠傳,從個人學習到組織轉型,井琪的故事凸顯:企業變革要成功,關鍵不是技術,而是人。建立信任,才能讓轉型從壓力變成共識,也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。她的故事不只是遠傳的縮影,相信也會是許多正在尋找第二成長曲線台灣企業的啟示。

line_浮動

客服
諮詢